
报告会现场

赵阳升院士作学术报告
11月8日,中国科学院院士、太原理工大学教授赵阳升教授应邀来矿业工程学院作题为“原位改性流体化采矿科学、技术与工程”的学术报告。院长黄艳利,副院长袁永、姚强岭及学院百余名师生参加学术报告。
赵阳升院士系统分析了新型矿产资源开发的现实需求与技术瓶颈,强调采矿学科是支撑人类文明永续发展的核心学科,他指出,随着浅层矿产资源日益枯竭,深部、复杂地质条件下的资源开采成为必然趋势,原位改性流体化采矿通过物理、化学等方法对矿体进行原位改造,将固态资源转化为流体态进行高效开采,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与工程意义。赵院士从演变多孔介质传输理论、超深岩体系统THMC耦合作用、原位化学改性技术与工程实践、煤基能源碳中和路径探索以及灾害岩体力学等方向展开详细论述,并分享了在原位改性流体化采矿领域的学术探索与工程实践案例。
黄艳利对赵院士的精彩报告表示感谢,他表示,赵阳升院士围绕原位改性流体化采矿形成了原创性理论、变革性方法、颠覆性技术,此次报告为学院师生拓宽了视野,也为学院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、推进矿业工程领域科技创新提供了重要启发,希望学院师生从院士报告中感悟科学家精神,不断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,为推动我国矿业领域科技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报告结束后,赵阳升院士与现场师生就岩体灾害与灾变过程界定、超深岩体裂缝形成机理、储层类型精准判断、青年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等进行了深入交流。
新闻来源:矿业工程学院
一审一校:熊路长
二审二校:李同欢
三审三校:黄艳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