少时热血,怀揣报国赤心投身矿大;青年艰苦,克服重重难关数历建校;老年勤恳,坚守三尺讲台呕心沥血。我校矿业工程学院侯朝炯教授入党69年来日日夜夜创新奋进,培养了数代矿业高端人才,为我国煤炭安全和高效开采做出了突出贡献。
一见钟情于采矿,既定终身
“我的一生都是与党的教育培养指引密不可分的。”侯朝炯的哥哥在抗日战争时期就加入了新四军,后担任新四军的团政委,“他经常写信回家宣传革命的道理”。受哥哥的影响,侯朝炯从小就热爱着党,积极参加爱国学生运动,参加了地下党领导的“铁流社”“民主青年协会”,想要为新中国建设添砖加瓦。
1951年8月,侯朝炯18岁。高考结束后,侯朝炯被重庆大学电机系录取,但年轻人向往首都的心让他离开家乡,踏上进京的路。到了北京之后,侯朝炯发现除华北大学外,北京的高校都不再招生。于是侯朝炯先在北京华北大学报名,在等待考试的两天里,他又去当时位于天津的中国矿业学院了解学校情况,而正是这一决定,让他与矿大相遇相识,也让他参与建设新中国的梦想得以实现。
侯朝炯来到中国矿业学院后,当时的学生科科长夏家宾和他谈心,说煤矿行业十分艰苦。彼时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,百废待兴,国家全行业大力建设之际,煤矿行业也急需人才。年轻的侯朝炯怀揣着报效国家的满腔热血,问夏家宾,“哪个专业最艰苦?”在得到“采矿工程”的答案后。他毅然放弃了北京华北大学的考试,也没有去重庆大学电机系,而是选择了中国矿业学院采矿工程专业,为自己做出了一生中极重要的选择。
“当时我一心想为国家贡献出自己的力量,于是我怀着学采矿最艰苦也最光荣的心态,报考了煤矿地下开采专业。”回忆起当初的决定,88岁的侯朝炯教授面带微笑,仿佛是在肯定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自己。这份报效国家的心意让侯朝炯与矿大结缘,从此,他与矿大同心同向,砥砺前行。
历尽峥嵘共奋斗,情愫愈坚
1970年,学校由北京迁往四川省合川县三汇坝。在山壑中办学,远离城市,交通闭塞,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,侯朝炯和许多矿大人齐心协力、攻坚克难。当时师生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住宿问题,他们没有可供休息住宿的房屋,无奈只能借住在一些中小学校中。
侯朝炯说:“没有水泥我们就自己建水泥厂制水泥,没有空地我们就开山炸石头,盖房子我们自己当泥瓦匠,可谓是各显神通,硬是靠自已的双手将学校建了起来。”
1980年学校由四川迁到徐州,侯朝炯又随学校来到徐州。他几十年如一日,始终工作在教学科研第一线,不知有多少个夜晚为解决煤矿技术上的难题而通宵达旦、不知疲倦;也记不清有多少个寒暑前往煤矿一线授课培训而喉咙嘶哑、汗流浃背。
2001年,侯朝炯到宁夏出差,当时井下有一段坡度约30度、300多米长的巷道,年近70岁高龄的侯朝炯不顾危险,仍亲自下井,坚守在工作岗位,上井后,侯朝炯仍坚持给矿上一线技术及管理人员进行授课培训。跟随他一起出差的学生薛邝回忆道,“宁夏气候干燥,侯老师讲了两个多小时喉咙都哑了还一直醉心交流。”
“中国科学家应努力把教学科研搞上去,多出成果,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。”斩钉截铁的话语里,是侯朝炯鞠躬尽瘁于事业的赤诚,是献身共产主义的坚定,也是他要建设好新中国的决心。矿大也在无数个如侯朝炯这样无私奉献者不辞劳苦、忘我投入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精神里得以蓬勃发展。
侯朝炯经历了矿大从天津到北京,再到四川,最后落脚徐州的搬迁史,这也是侯朝炯自己的青春奋斗史。如今,六十多年风雨过去,他历尽峥嵘,坚守矿大左右,追随矿大的脚步前行。
一片丹心投杏坛,桃李满园
几十年的教学生涯,侯朝炯为中国煤炭行业提供了许多的研究成果,也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品学兼优的采矿人才。回忆起自己的教学时光,最令侯朝炯难忘的是给张熙年教授做助教的那段日子,在做助教期间,他把所有关于采矿的基础知识都学习得极为透彻,这也为他以后的教学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1958年至1962年,已经成为教师的侯朝炯带领学生去开滦矿务局实习,他亲自下井劳动,以身作则为学生们做表率。当时国家遭遇了自然灾害,物资匮乏,粮食紧缺。在高强度的劳动下,侯朝炯和他的学生们身形日益消瘦。但即便如此,侯朝炯依旧保持着积极的状态,鼓励学生们振奋起来、战胜困难。
侯朝炯教学的原则,是对学生倾囊相授,倾其所能传授他所掌握的全部知识。他认为,学生只有汲取了老师的研究成果,站在较高的起点上,才能高效地建立起稳固的知识体系,实现更高层次的创新。与此同时,教师要把已有知识进行定期的吐故纳新,学生们才能更好地掌握与拓展。
侯朝炯在1999年出版了专著《煤巷锚杆支护》,这本书既有理论又有实践,侯朝炯将他的研究成果发布出来,毫无保留,“只有这样,学生才能更新知识,创造更多的成果”。
几十年来的教学生涯,除讲授本科生课程和指导学生毕业设计外,侯朝炯还培养了博士生10名、硕士生17名、博士后1名。他的很多学生都是煤炭工业教学、科研、生产领域的领军人物,如全国劳动模范、中国工程院院士康红普,“全国先进工作者”、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、江苏师范大学副校长张农等。
源深流自远,行健天同功。青发时,侯朝炯怀揣满腔报国热情,为兴国而学习。近70年党龄,耄耋之年,白发丹心,他仍在帮助年青博导审阅博士论文,为国内的学报审稿。“作为退休的党员,要牢记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信念,生命不息,奋进不止!”